工行贵金属账户骗局(中国工商银行账户贵金属交易规则)

Connor 币安交易所官网 2025-08-11 10 0

  

工行贵金属账户骗局(中国工商银行账户贵金属交易规则)

  “骗子登录我的网银就能买理财,U盾认证居然默认关闭,实在令人不放心。”日前,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王先生经历了卡在身边“被理财”的遭遇。

  记者调查发现,近期这样莫名其妙“被理财”的客户不在少数,相当一部分人被骗走钱财。为什么会莫名其妙“被理财”?骗局是怎样展开的?背后暴露出部分银行网银服务多少漏洞?

  骗子帮忙“代购”理财产品意欲何为?

  日前,北京市民王先生忽然收到工行客服“95588”发来的短信:“您尾号××××卡7日15:46分手机银行支出(如意积存)1000元”。

  随后王先生接到自称一家淘宝店客服的电话,询问其是否购买了该店“如意积存”?王先生表示没有。紧接着“客服”称,“如果不是您本人购买可以帮忙拦截,但是需要您手机短信上的验证码。”

  接着王先生接到95588发来的短信:“您正在付款,验证码为31023,金额1000元……”

  “不是拦截么,怎么成付款了?”心有疑虑的王先生表示要先和银行核实一下,挂了电话。他与工行客服95588联系后证实,他的银行卡确实支出1000元购买了“如意金积存”产品,但并非从淘宝购买,而是认购的工行一款贵金属理财产品。

工行贵金属账户骗局(中国工商银行账户贵金属交易规则)

  王先生未将验证码发给“淘宝店客服”,果断报警。警方告诉王先生,近期遇到很多类似报案,手法类似。不法分子通过登录受害人网银,购买贵金属理财产品,这时候存款还在受害人账户上,只是变成理财产品。骗子谎称可以帮助阻截购买或赎回,骗取受害人短信验证码,从而盗取受害人账户资金。

  账户余额“蒸发”暴露了网银安全哪些漏洞?

  记者梳理发现,这其中既有客户保管个人信息不善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等原因,也和当前部分银行推出的一些金融产品服务片面强调交易便捷、忽视安全管理,安全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有关。

  ——信息泄露是资金被骗的“祸首”。

  这类事件中,不法分子首先要获取客户账号、开户信息、密码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,这些信息通过多种渠道泄露,有的是保管客户信息的单位工作人员泄露,有的是客户个人保管不善,被不法分子诱导,登录钓鱼网站或被植入木马程序等,导致账户密码泄露。

  ——理财交易设定的认证级别较低。

  记者了解到,目前工行网银在转账、汇款、缴费的交易都得使用U盾,但基金、理财、贵金属交易等投资交易的认证级别较低,默认不需要U盾验证。业内人士指出,大部分客户对“如意金积存”等贵金属交易不太了解,骗子利用这样的“名字噱头”好行骗。

  ——网银登录验证缺失,快捷支付验证安全风控不到位。

  “此类诈骗频繁发生,银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”王先生认为,“客户的网银在异地登录,银行应该明显能发现登录IP地址异常,但为什么没有触发风险预警机制?”

  专家建议,用户要妥善保管短信验证码,不要向包括网络客服、银行工作人员在内的任何人提供密码内容。(据新华社)

评论